|
在線COD(化學需氧量)檢測儀的傳感器是捕捉水體COD信號的核心部件,其完好性直接決定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穩定性。若傳感器受損、污染或老化,會導致檢測值漂移、偏差過大,甚至無法正常工作。檢查傳感器是否完好需結合“外觀觀察、功能測試、數據驗證”多維度展開,覆蓋傳感器從物理狀態到實際性能的全方面評估,具體方法如下。 一、外觀直觀檢查 外觀檢查是判斷傳感器是否完好的基礎步驟,通過肉眼觀察與簡單觸摸,可快速識別明顯故障: 1、核心檢測部位檢查 傳感器的檢測端(如光學傳感器的透光窗、電化學傳感器的電極頭)是關鍵區域,需重點查看: 是否有物理損傷:觀察透光窗(光學傳感器)是否有劃痕、裂紋或破損——劃痕會影響光線穿透與接收,導致檢測信號減弱;裂紋可能導致水體滲入傳感器內部,損壞電路。檢查電極頭(電化學傳感器)是否有變形、腐蝕或脫落,電極表面若出現明顯銹跡、坑洼,會影響氧化還原反應效率,導致數據偏差。 是否存在污染堆積:查看檢測端是否附著水垢、藻類、有機物殘留等污染物——水垢多因水體硬度高長期積累形成,會覆蓋檢測表面阻礙信號傳遞;藻類或有機物殘留可能與試劑反應,干擾檢測結果。若發現污染物,可先用純水輕柔沖洗,再用軟布(避免劃傷)蘸中性清洗劑擦拭,觀察污染物是否可清除,若污染物已固化或腐蝕檢測表面,需進一步評估傳感器性能。 2、線纜與接口檢查 傳感器線纜與接口的完好性影響信號傳輸與供電穩定性: 檢查線纜外皮是否有磨損、開裂或裸露,尤其是靠近傳感器本體與主機連接端的線纜,長期彎折易導致內部導線斷裂; 查看接口處是否有銹蝕、松動或針腳彎曲,接口銹蝕會導致接觸不良,松動則可能造成信號中斷,針腳彎曲需小心矯正(避免折斷),若矯正后仍無法正常連接,需判斷接口是否損壞。 
二、功能測試 通過儀器自帶功能或簡單操作,測試傳感器是否能正常響應,排除隱性故障: 1、通電自檢與響應測試 開機自檢:將傳感器連接主機并通電,啟動在線cod檢測儀,觀察儀器自檢界面是否顯示“傳感器正常”“無故障”等提示,若出現“傳感器未連接”“信號異常”等報錯,需先排查線纜連接是否正確、接口是否松動,若連接無誤仍報錯,可能是傳感器電路故障或主機與傳感器不匹配。 信號響應測試:進入儀器“手動檢測”模式,將傳感器放入已知濃度的COD標準溶液中(無需精確濃度,僅用于測試響應),觀察儀器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(通常幾分鐘內)顯示檢測值,且數值無劇烈波動(如忽高忽低、跳變)。若長時間無數值顯示,或數值持續為零、超出合理范圍,說明傳感器可能存在信號傳輸故障或檢測功能失效。 2、清洗與校準響應測試 清洗響應:若儀器支持自動清洗功能,啟動清洗程序,觀察傳感器是否能正常接收清洗指令,清洗裝置(如微型刮刷、噴淋頭)是否運轉,清洗后重新檢測標準溶液,對比清洗前后數據變化——若清洗后數據更穩定、接近標準值,說明之前的偏差可能由污染導致,傳感器本身完好;若清洗后數據仍異常,需進一步排查。 校準響應:進行單點校準(如零點校準),將傳感器放入空白溶液(如超純水)中,啟動校準程序,觀察儀器是否能正常完成校準,校準后顯示的零點值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。若校準多次失敗,或零點值持續漂移,可能是傳感器老化、電解液耗盡(電化學傳感器)或光學元件衰減(光學傳感器)導致。 三、數據驗證 數據驗證是判斷傳感器是否完好的核心環節,通過與標準值、其他設備檢測值對比,評估傳感器檢測精度與穩定性: 1、標準溶液對比測試 準備1-2種已知濃度的COD標準溶液(濃度覆蓋傳感器常用量程),將傳感器放入標準溶液中,按正常檢測流程完成檢測,記錄檢測值; 對比檢測值與標準溶液濃度的偏差,若偏差在儀器規定的允許誤差范圍內(通常為±5%~±10%),且重復檢測3次的數值波動小(相對偏差小),說明傳感器檢測精度正常;若偏差超出允許范圍,或重復檢測數值波動大,需先排除校準不當、試劑問題,若確認其他因素無異常,可判斷傳感器精度下降或受損。 2、與其他設備對比測試 用便攜式COD檢測儀(需經校準確保精度)對同一水樣進行檢測,同時記錄在線COD檢測儀的傳感器檢測值,對比兩組數據的一致性; 若兩組數據偏差小,且趨勢一致(如同一水樣多次檢測均同步升高或降低),說明在線傳感器完好;若偏差過大(超出兩臺儀器的允許誤差疊加范圍),且排除便攜式儀器故障,需重點檢查在線傳感器是否存在性能問題。 四、輔助排查 1、結合使用環境排查 若傳感器安裝在工業廢水排放口,需考慮水體是否含高濃度腐蝕性物質(如強酸、強堿、重金屬),長期接觸可能導致傳感器腐蝕損壞; 若安裝在戶外,需檢查傳感器是否有防雨、防曬、防凍措施,雨水滲入、高溫暴曬、低溫結冰均可能損壞傳感器內部元件,結合環境因素判斷故障原因是否為外部環境導致,而非傳感器本身質量問題。 2、查看維護與更換記錄 查閱傳感器使用維護檔案,確認傳感器已使用年限(通常在線COD傳感器使用壽命1-3年,視使用頻率與水質而定),若已接近或超過使用壽命,即使外觀與功能暫時正常,也可能存在性能衰減,需重點關注數據穩定性; 記錄近期是否有碰撞、跌落、試劑泄漏等意外情況,意外事件可能導致傳感器隱性損傷,短期內無明顯故障,長期使用后逐漸顯現。 五、總結 檢查在線COD檢測儀傳感器是否完好,需按“外觀檢查→功能測試→數據驗證→輔助排查”的邏輯逐步推進,先排除直觀故障,再通過實際運行與數據對比確認性能。若外觀無明顯損傷、功能測試正常、數據與標準值/其他設備一致,說明傳感器完好;若存在物理損傷、功能報錯、數據偏差過大,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可維修(如清潔、更換線纜)或需更換新傳感器。定期檢查傳感器完好性,可及時發現問題避免檢測數據失真,保障在線COD檢測儀穩定運行。
| 如何檢查在線COD檢測儀的傳感器是否完好:http://m.chise.com.cn/newss-9348.html |
|